
光谷生態大走廊
武漢光谷龍泉山、九峰山之間有一條超級“綠絲帶”,豹子溪蜿蜒流淌,兩側連片綠地環繞,處處繁花似錦,不時偶遇彩虹橋、梯田、棧橋、植物科普館……作為全國領先的“穿城連山”的生態走廊,實現綠道、水道、空軌“三道融合”,銜接六大節點景觀,為光谷居民提供了可賞花可游玩的"高顏值”去處,還“藏”著海綿城市、水環境系統治理、智慧市政設施、互動高科技體驗、光伏利用、空軌等大量新科技。


中國(淮安) 國際食品博覽中心景觀規劃設計
本項目景觀設計運用海綿城市的理論,與建筑相輔相成,營造既是具體商業功能的打造,也是城市文化的豐富和傳統文化的回歸,實現不同功能的需求性景觀。以“小隱花園內的川流不息”為設計主題,將整個場地塑造為“一廊、一庭、一院”的結構框架,各個空間各具特色,功能相互補充,創造文化展示、商業功能、生態景觀為一體的多功能人性場所。


三川德青-環保產業研發和中試基地景觀設計
三川德清產業園的景觀設計,是按照“海綿城市”模型進行精心打造的。80%雨水按照自然積存、自然滲透、自然凈化和自然回用的方式來設計。根據《海綿城市建設技術指南》要求,這里全部綠地按照下沉式綠地來打造,其中設有前置塘、植草溝、調蓄池和清潔能源的雨水回用等裝置,是一個完整的海綿城市“滯”、“凈”、“蓄”、“滲”、“用”和“排”的模型。


荊州聯投·華中農高區中試產業園項目
華中農高區中試標準化一期廠房設計以現代構圖為創意原發點,追求整體空間環境的營造和精致的細節處理,將現代辦公與自然生態環境相互融合,在景觀處理上采用現代、簡潔的線條構圖,結合精致的細部處理,營造簡潔、品質的企業園區空間形象。


武漢華星光電廠區及綜合配套區項目景觀設計
本項目位于武漢東湖高新,總占地面積約為2400畝(161萬平方米)。華星光電廠區設計采用限價設計,根據場地的重要性與參與程度給予不同定位的設計。
因為場地廠房面積過大,所以在設計之初,我們考慮會呼吸的景觀——立體綠化來增加廠區綠化率,契合了建筑師的設計初衷,得到甲方認可。


周大福(武漢)珠寶文化產業園二期項目
本項目位于武漢市,湖北省省會城市,別稱“江城”。南臨臨空北路,東臨川龍大道,項目占地面積約 165017 平方米。項目思考主要從品質提升、企業文化特色植入、建筑環境、交通關系、場地限制、客戶需求等方面考慮。以“傳· 創 · 共享”為設計主題,實現周禮傳承、大德載物、福祉共享。


深圳·金融科技研究院景觀設計
英國 Zaha Hadid Architects 建筑事務所合作項目
項目位于福田區福華三路,屬于核心商務區板塊,占地約4000余平米,建筑設計由扎哈建筑事務所操刀,把芯片數字金融的擴張感與匯聚態勢,通過立面的造型形成極具沖擊力的外觀形態。景觀設計的理念以主板承托芯片,好似一個藝術品的托盤,讓立面動感線形流淌在地面,形成渾然天成的建筑景觀藝術作品。


寧德時代-邦普一體化電池材料產業園邦普循環廢舊電池循環利用項目
宜昌邦普循環宜昌項目位于枝江市西部,西鄰田家河大道, 南鄰臨港大道,北鄰天螺寺路。項目總投資約320 億元, 占地面積約5500 畝,本項目主要為生活辦公區域,景觀面積為17公頃。設計根據建筑的布局形式進行景觀空間布局設計,分為升旗廣場區、果林游園區、生態涵養休息區、活力運動區等四個區分別表達不同的景觀特色。植物的選材也因區域的不同選用的景觀植物,達到工作與生活兼得的工業園區的品質生活。


鄂州梁子湖生態旅游區長嶺驛站
最初景觀設計設想將廁所建筑全部置入林中,掩蓋衛生間作為如廁的獨特屬性。但在后續的探討之中,我們認為衛生間不應該是讓人厭惡的場所,它可以是一種媒介,讓人精神放松,身心愉悅。于是我們景觀設計將衛生間部分暴露出來,置于林間一側,迎面親水一側,景觀鋪裝的變化和錯融綠化的方式,與建筑形成反差,增強建筑其辨識性,景觀的節奏感。使建筑成為連接樹林與花園的一個節點。
出乎意料的驚喜在于,隨著項目的落地,一個碼頭的配套公共空間漸漸地變成人們樂于前往,穿梭,游玩與停留的空間。它正在潛移默化的改變著附近居民與游客對碼頭、公廁的這一刻板印象。


鄂州梁子湖文化旅游區梁子島啟動區景觀
本項目作為梁子島整體旅游開發啟動區,位于梁子島東北角,總面積2.7公頃。設計分為“集散、游玩、眺望、遠觀、演藝”五個部分。植入旅游產品分為公共景點(服務驛站、心動橋、觀水眺臺、陽光草坪、樹屋、濱水帳篷、觀水林下 休息區、草階、娘子雕像、望舟楫、點將臺)、半公共景點(湖景 精品餐廳、服務中心、精品 帳篷酒店、攝影 工作室、水上棧道、餐飲木屋、天空之境、文化演出)。


復星地產· 武漢國際時尚中心
本項目位置于中山大道32街64巷,設計由武漢合富數字工程設計有限公司(SXO中國)與我公司聯手設計完成;本次設計為改造提升型項目,改造主要包含兩大區域:云尚十字街區內街及保壽橋古建保護區域;在對十字街區景觀改造提升過程中,設計上選用了經典采用黑白灰的主色調,與建筑形成一定的呼應關系,地面鋪裝材料錯縫錯落有致;通過無規則曲線分割整個街區鋪裝,結合旱噴水景營造,異形組合坐凳及特色小品裝置、懸空采用超夢幻的景觀云狀雕塑設計;將整個內街打造成充滿律動、充滿時尚氣質、具有現代風情的時尚商業內街;保壽橋區域改造再現時尚與古典交匯,在新的通行梯道重鑄與舊的橋廊護欄保護之間尋找平衡點;將經典融于現代元素,設計中更是引用了現代流行的燈光秀夜間展示,將老景點再生新活力,設計充滿趣味性和夢幻性色彩。


興達·宏圖雅居
項目基地位于武漢市東西湖區金銀湖片區,北端靠近府河,南端靠近黃塘湖及三環線,基地西端緊鄰宏圖大道,即延伸至主城區內為塔子湖東路,距三環線700米,交通便捷。
景觀風格以現代·簡潔·自然·極致,時尚大氣· 人文傳承· 注重細節· 功能至上的理念,以“幸福家”為主題,體驗溫暖的親情、和睦的鄰里以及生活的幸福感,打造充滿活力、有氣質。有愛的現代時尚社區,營造最驚喜、最有味、最有范兒的居住體驗。


武漢車都-漢南航城麗都
項目位于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東臨興城大道,南鄰漢南大道,基地為興城大道與漢南大道交匯處西側的地塊,以及興城大道與陡埠路交匯處西側的地塊,規劃用地面積 87229.26m2。
景觀風格以傳統東方文化與現代西方生活理念的融合,以現代造景手法演繹“新亞洲”園林意境,結合當地文化元素進行創新,摒棄繁瑣的裝飾,回歸質樸自然、簡約明快、平和舒適,彰顯現代高品質景觀之美。設計感、實用性皆備的精致景觀空間;充滿人文關懷、溫馨有歸屬感的社區氛圍。設計讓生活更美好,共同開啟你的“歸心之旅”。


國投·襄陽府
項目以堪輿學中“水之正北”為依據,傍漢江駐居,藏水納氣;距襄陽站 5KM,襄陽東站 10KM,交通便利;周邊學校眾多,具有濃重的學府氣質。 以現代手法打造國宅典范,提取襄陽本地文化,提升空間品質,通過景觀營造地位身份。推出“扛鼎山水傳承再領盛世國風”的設計主題,以“一軸、兩線、三巷、六景”的景觀結構,傳承傳統府院格局之追求“意貴乎遠、境貴乎深”,營造意境悠遠之“府”系景觀。


武漢大學醫學部校園景觀綠化提升工程
武漢大學醫學部(原湖北醫科大學)創辦于1943年,是湖北省唯一創建于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前并延存發展的省屬重點高等學校,也是中國高等醫學院校中的老校(民國時期的22所醫科院校)之一。以“尊重現場地貌、強化功能空間、精神文化塑造”為原則來提升醫學院的景觀塑造。 醫學院有著悠久的歷史文化以及其特殊性,以“崇醫頌德敬生命、一抹清新塑校園”為設計理念,打造全面景觀提升以適應現代化教學的需求與發展。


武漢大學重點文物保護?櫻花大道景觀提升


武漢大學重點文物保護? 武大老牌坊景觀規劃改造項目
老牌坊是武漢大學重點文物保護對象,于1937年建立,至今已有近百年歷史,位于街道口勸業街,原珞珈山酒店旁,是武漢市長江大道沿線的配套項目。新建的珞珈山酒店是超高層現代性建筑,建成后將成為武漢市二環沿線上新的地標建筑。根據場地的紀念性要求,我們將其作為珞珈山文化街區的門戶性景觀進行設計,保證門戶節點的開放性與珞珈文化的延續性。打造一個超現代商業體與古文物牌樓和諧共處的紀念性街頭游園,傳承文化,寄托希望。


湖北交投-宜都鱘龍灣文化旅游項目西片區示范區
項目位于宜都市鱘龍灣文化旅游項目西片區,地處三江交匯處,占地面積約25508.9㎡,首層景觀面積19498㎡,二樓鋪裝面積2301.2㎡,合計景觀設計面積21799.2㎡。
建筑作為鄰里生活配套中心,服務于周邊居民。該項目建筑造型現代而簡約,采用了三葉草的藝術館形式作為設計理念,在景觀設計上,提出了象征中華鱘龍魚的“回游”精神的設計理念。


內蒙興安職業技術學院景觀提升
本項目坐落在大興安嶺南麓烏蘭浩特市,面積為858454㎡, 打造城市校園、實用校園、地域校園、生態校園的設計目標,提倡外向型開放校園,讓校園主動歸于城市之中。設計上重視“社會校園結合部”的環境設計讓大學成為城市功能服務的一部分,從而使理論在實踐中檢驗、學生在實習中成長、帶動和激勵所在地域城市產業的發展。


花城大道嚴東湖段道路隙地景觀設計
項目位于武漢花山生態新城花城大道東段, 場地基本處于原生待開發狀態,使景觀設計可以更好的凸顯純真的自然延續;多元的交通規劃可輔助隙地景觀設計的系統系和秩序性;周邊廣闊的視野、原本的元素、新城的規劃可提供眾多可能性;
設計愿景:“車在廊中走,人在綠中游”——設計選取櫻花、石榴、紫薇、臘梅為特色樹種,融合本土綠地系統原則和城市文化,打造一條四季有色、通往城市的形象綠廊。


湖北交投-孝感臨空港智慧新城展示區
“點精薈綠建設啟動區,簡潔明亮助力智慧城”,孝感臨空港示范區意在給客戶一個時尚休閑的生活品質/綠色活力的生活態度/優質智能的生活體驗。從景觀層面出發,將園區看成一個整體,以生態的手法在保證綠量的基礎上,著重建設入口、文創區及展示區。在自然元素的基礎上,利用鋪裝變化和多元空間進行景觀設計,強化景觀的現代都市感及對高品質的需求。從園區的發展層面出發,希望它是孝感臨空港的前進標桿,從這里起航,完成“亮”到“智”的飛躍。


武漢·長城匯綜合體
長城匯綜合發展項目位于武漢市武昌區中北路核心地段,毗鄰洪山廣場、漢街核心商圈。建筑設計出自10design香港,間接賦有質感的立面線條,立體綠帶及會所街區的巧妙塑造,打造了一個可持續發展的商業地標項目。景觀設計愿景是在延續長城匯前期項目的品質基礎之上,更加強調多維空間的景觀互動,營造出商業藝術街區、生態會所花園、融合住區景觀等豐富的景觀空間,為武漢市打造出一個新的動態和地標式的高端居住區,吸引高端人群,促進地區的持續再生,提升武漢新一線城市的形象。


江漢人家
項目位于武漢市江漢區西臨姑嫂樹路, 北臨興業路,南臨京廣鐵路。 總用地面積 88217 平方米,地上總建筑 面積37130平方米, 集住宅、商業、辦公等多功能為一體。
景觀以海派質感、綠色空間、花園街道、室外客廳、花園辦公為定位。以“水岸· 綠舟”為設計主題,打造融合江漢文化中的水、船、商為核心一體的住宅辦公商業空間。


光谷佛祖嶺公園
佛祖嶺公園設計上以還綠于民、造樂為民、可續利民為初衷,滿足現狀問題的休閑游憩需求、全齡段趣味性需求,從以人為本、去繁從簡、多元靈活等方面提出彩虹主題公園的概念,通過“彩虹之橋”、“彩虹之路”、“彩虹之眼”三大分區分別傳遞熱情活力的氛圍、場所精神的軌跡以及全齡參與的匯聚,創造出符合大光谷地區節能高效、科技前沿、繽紛色彩的社區公園。


光谷特飛航空主題公園
航空主題公園通過舒適性、先端性、生態性、公共性、創造性和專門性的景觀方針,創造出適合高級研究設施及航空展覽館的,具有可持續發展環境特征,以及符合光谷標志特征的社區空間。為此,我們提出“云上山丘”的景觀主題,延續并豐富航空主題,融合并拓展全新不同的空間體驗。一方面,我們將公園分為“啟程山丘、翱翔地景廣場、氣流森林”三個功能分區呼應主題,另一方面,我們充分利用現存地形和生態環境,強化先進性和生態性概念,創造出城市空間中的新型公共空間及綠色活力地帶。


石牌嶺公園(洪山菜苔公園)
該項目約8740平米,位于石牌嶺路與瑞景路相交的地塊,地處市內中心城區 ,作為武漢的千年品牌——洪山菜薹的原產地,公園建設首先是作為菜薹種植地條件的生態保護和修復。其次是傳統文化的彰顯和傳承,這里除了為周邊居民提供一處環境優美的休閑娛樂的空間,主要還能讓游人體會到“塔影鐘聲”、“金殿御菜”和“孝子菜”等文化傳說。


漢陽江灘煙波亭區域景觀工程設計
詩人吳珠的《煙波亭》中“青青山數點,最好倚欄看”之意,利用鋼筋混凝土模仿一個傳統中國標準的三層木構架形式——三層八角攢尖坡屋面。為體現地方特色,建筑運用了跑馬廊、挑檁和撐拱等具有湖北特殊的建筑符號。除了滿足防汛、行洪等水務方面的需求之外,建筑旨在營造一處立體展廳的景觀效果。


武漢索河生態濱水農耕體驗園
索河鎮位于湖北省武漢市蔡甸區西北部,索子河延綿29.5公里,兩岸山清水秀,長河自然天成,清澈秀美,人杰地靈,文化歷史源遠流長,被省政府命名為旅游名鎮。將山水索河作為構建目標,生態索河、綠色索河為總體形象定位,以索河優質胡水源,豐富的水文化、鄉土文化、濕地景觀、新城市生態文明為特征,立足蔡甸、輻射武漢周邊城市的休閑游憩中心區和“都市后花園”。規劃以因地制宜、尊重生態、以水為魂、多元經營的原則,結合水文化、農耕文化以體驗的形式,建設集水上娛樂、會議交流、觀光預覽、休閑度假、運動體驗等功能為一體的復合型,可持續,免維護的城市生態游憩系統。


湖北省水利漢江局水利管理站
本設計為湖北省漢江下游堤防除險加固一期工程10個樣板段景觀規劃設計,其中工程選址包含:張溝、王家剅、胡場、田關、紅旗、曹市、謝家、多祥、蔣湖、北口十個管理段。 ?設計具體內容包含建筑的外立面改造方案設計及各站點紅線范圍內景觀提升設計工作。


花山生態新城嚴西湖片區生態綠道(一期)景觀設計
花山新城是武漢政府建設的生態新城,有著良好的自然資源,并且處于武漢市大東湖生態綠楔,有著非常重要的生態的地位。根據花山的區域性質和周邊環境,我們將此次綠道的設計方向定位在打造康體休閑式綠道,讓藝術和生活美學產生關聯,營造生態與生活的共生景觀。同時通過激活生態、新城發展、彰顯人文的三大策略解決人與城與自然之間的關系,體現區域核心的價值創造作為目標,最大限度保留山水格局,最大智慧認知自然的過程,為構建生物多樣性創造條件。


洮河生態廊道
沿洮河經濟帶就是以洮河沿線的達板鎮、唐汪鎮為主體,打造山水小鎮、旅游小鎮、美食小鎮、特色小鎮,輻射帶動周邊鄉鎮共同發展。經濟帶的提出是兩個鄉鎮加快脫貧攻堅,實現鄉村振興的強大動力。 治理項目位于達板鎮、唐汪鎮東北側, 通過對洮河河道生態的綜合治理,整合流域范圍內的產業片區與旅游資源,依托一流的生態環境、獨特的地域文化、多樣的物產資源和優越的地理區位,把握交通改善的重大歷史機遇,塑造生態環境優美、歷史文化深厚、民族風情濃郁的濱河生態廊道,將沿洮河經濟帶建設成為甘肅省山水休閑度假與民俗文化體驗旅游目的地、西部地區重要的旅游節點。


山東龍馬河景觀設計
本項目位于山東萊蕪區,設計范圍包括龍馬河東岸和西岸兩部分,岸線全長約15公里。以“多維趣河,三境共生”為設計理念。通過河境、岸境、城境的營造,讓龍馬河服務自然、城市、人民;以郊野文旅為觸媒,通過文化復興、爆點聚焦、共享參與等策略,聚集人氣、提升活力,帶動周邊土地價值提升。營造水上新門戶,鳳城后花園的愿景。


漢陽碧道(江灘段)景觀提升改造設計
作為本次百里生態長江歷史長廊規劃中近期實施內容之一,是百里生態長江歷史長廊的漢陽片區的連斷點核心工程。其建設將實現百里長江更生態的理念,是落實“長江大保護”、突出水、岸、灘、城、人和諧共生的有機載體。同時,其建設將實現百里長江更人文的重要平臺,通過研究沿線的城市文化底蘊,沿線整合文化資源,豐富漢陽古城的文化脈絡??傮w上其建設將成為武漢市打造獨具長江中段魅力的世界級濱水空間展示地、長江經濟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及宜游宜居的江城文化核心區的示范工程和標志性工程,在提升城市品牌形象和城市影響力方面意義重大、 影響深遠!


彭澤江灘二期工程景觀設計
項目位于九江市彭澤縣磯山工業園濱江帶,總面積約49萬㎡ ,長約4KM ,涉及:江灘、防護林、空地、堤防、堤頂路等地質環境,作為魅力工業走廊“獨一無二”的沿江風光區,彭澤縣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發展臨港物流經濟等綠色產業;而本案作為附屬工業園區的江灘景觀,自然的也以生態文明建設為總體要求,以長江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為前提。打造長江生態工業區江灘“凈地”、長江流域示范工業江灘,力爭“五凈”——水凈·灘凈·綠凈·空凈·心凈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聯系方式:027-87611128 027-87611198
◎2022 版權所有 武漢華天園林集團有限公司 備案號:鄂ICP備11005909號-2 技術支持:新網